8月4日,農業農村部公布了國家種業陣型企業遴選結果,廣西海洋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成功入選,成為121家國家水產種業陣型企業中32家破難題陣型企業一員,入選品種為“青蟹”。
廣西海洋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原名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隸屬廣西科學院,是廣西區內最早進行海水種苗培育研究和生產的科研單位之一。公司以海水生態健康養殖、海洋生物繁育、選育與保護為主要研究方向,著力開展北部灣特色海洋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和高質化生態養殖應用技術研究。青蟹是廣西海洋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的主推品種,公司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進行青蟹人工苗種繁育研究,至2002年實現技術突破,掌握了親蟹選擇和培育、產卵孵化、大眼幼體培養、稚蟹中培等核心技術,2003年實現了人工苗種規?;a,2004年建立一整套青蟹人工育苗和中培的技術體系和操作規程,2010年建立自治區級良種場“廣西北海市鋸緣青蟹良種場”,2014年獲得以青蟹種苗為主營種苗的“全國現代漁業種業示范場”稱號,2020年開始建設“廣西北海市鋸緣青蟹種質資源場”。目前廣西海洋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青蟹優質種苗年生產能力已達1000萬只以上。
廣西海洋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多年來非常注重青蟹親本的質量,培育的優質苗種具有個頭大、生長快、養成成活率高等優點,廣受養殖戶好評,苗種供不應求。公司在銷售苗種的同時,隨附養殖手冊以指導養殖戶生產,并建立跟養殖戶的長期跟蹤服務,在青蟹苗種生產、養殖推廣技術服務上一直走在國內前列。經過客戶隨訪,90%以上養殖戶盈利,很多放苗10畝塘左右的養殖戶,養殖成活率達到60-70%,單茬養殖利潤可達8-10萬元,經濟效益非??捎^。隨著我區青蟹養殖業蓬勃發展,青蟹養殖面積迅速擴大,許多漁、農民加入青蟹養殖行列,廣西海洋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建立的適應我國南部沿海的青蟹種苗培育和健康養殖技術,促進了我區青蟹產業可持續發展。2020年廣西海洋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青蟹組組長蘇瓊當選為中國青蟹產業技術創新平臺副主席。
除青蟹外,目前廣西海洋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取得技術突破且穩定供應市場的品種還有沙蟲(方格星蟲)、花甲王(織錦巴非蛤)、沙包螺(鈍綴錦蛤)、象鼻螺(獺蛤)、牡蠣、珍珠貝、香螺(方斑東風螺)、中國鱟、金鯧(卵形鯧鲹)、石斑魚、小丑魚等等。其中,主推品種“沙蟲(方格星蟲)”,其室內苗年生產能力達1億條以上,中培苗3000萬條以上,是全國唯一一家可規?;斯し庇诚x人工苗的單位,建有自治區級良種場“廣西北海市方格星蟲良種場”;主推的特色經濟貝類年生產能力達5億粒以上,是北部灣最大的特色貝類人工苗種供應單位。
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是發展現代種業的骨干力量。廣西海洋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將立足自身條件和優勢,把握發展機遇,大力開展青蟹及其他北部灣特色海洋生物資源保育的研究,深入推進海洋種業技術成果轉化,不斷提升種業核心競爭力,助力水產種業振興!